病毒参考文献的格式(病毒参考文献的格式是什(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 鸡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而传播的,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鸡的呼吸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
鸡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而传播的,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鸡的呼吸道内往往积聚不少渗出液,刺激机体发生喷嚏,很强的气流把带着病原体的渗出液从狭窄的呼吸道喷射出来形成飞沫飘浮于空气中,可被其他鸡吸入而感染。
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
以消化道为侵入门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如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等。发病鸡或带菌(毒)鸡的分泌物、排出物和病鸡尸体等污染了饲料、牧草、饲槽、水池、水井、水桶,或由某些污染的管理用具、车船、饲料包装袋等在各鸡场之间辗转或饲养人员在各鸡场之间相互串门,通过污染的衣服鞋底,污染饲料、饮水而传播疾病。
鸡瘟属于什么病毒呢?
禽流感(Bird Flu或Avian Influenza)禽流行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
禽流感病毒
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约是60%,家禽鸡感染的死亡率几乎是100%。 文献中记录的最早发生的禽流感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1981年,这种疾病正式更名为禽流感。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
发病特点
1、 临床症状复杂,恰似“多面”、在临床上常与传支、传喉、大肠杆菌病等混合感染。
2 、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毒株,鸡群性别,环境及并发症,继发感染有关,如禽流感病毒侵入黏膜,有利于大肠杆菌病继发,使禽流感病毒血凝素作用加强,导致鸡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3 、禽流感病毒血清型很多,各型间交叉保护弱,同一血清型不同毒株的毒力差异很大。
4、禽流感病毒变异频率高,容易发生致病性变异及抗原漂移和转变。
治疗措施
目前,禽流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据报道,若处于感染早期时,亦可使用新城疫Ⅰ系进行紧急接种,其原理是NDⅠ系接种后,可产生干扰素,干扰AIV的繁殖。肉仔鸡,配合使用安乃近或阿司匹林制剂,可降低死亡率。同时对症选用一定的抗菌药,以防止细菌、霉形体等的继发感染。
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全面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对30周龄以内的蛋鸡和后备鸡,必须保证营养全面供给,定时补给电解多维或速补。根据气候变化在饲料中添加1%鲜大蒜,每月最少1周,其次在季节交替及易感季节可选用大青叶、板蓝根、黄连等中草药及清瘟败毒散、荆防败毒散、黄连解毒散等制剂进行预防。
对产蛋率下降的蛋鸡,在发病后的7~10天内,可用10倍量的维生素E和中药增蛋药物拌料连喂2~3周,由于禽流感病毒对生殖系统破坏严重,产蛋率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在病情恢复之后,饮水中加入速补或多维,可有助于恢复巢功能,促使产蛋率早日回升。
文章来源:《病毒学报》 网址: http://www.bdxbzz.cn/zonghexinwen/2022/1208/2615.html